第21期:三门峡一高:追寻红色文化记忆 推动课程思政创新
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的前身陕州中学堂,创办于1905年,1916年易名为“河南省立第九中学校”。历史上的三门峡一高学生曾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早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学校就有了党的组织和党员活动的星火。学校扎根崤函热土,传承红色血脉,矢志为党育人,形成了以革命传统和家国情怀为底色的校园文化精神。
传承红色校史 厚植爱国情怀
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红色基因,已经成为学校课程思政的重要特色和品牌。学校深入挖掘百年校史中的红色基因,从中凝练出“自强不息、弘毅致远”的学校精神,概括出“多元卓越、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制作《百年一高 党徽闪耀》微党课,以人物线索串联起学校百年历程,带领师生重温学校的光辉历史。通过官方微信、微博、校园网等新媒体平台,以及宣传栏等渠道,加强红色校史宣传,让广大师生时刻牢记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凝聚起荣校强校的共识。成立校史文化研究中心,梳理、遴选出以王立忠、吴芝圃、关周光等老一辈革命者为代表的校史人物故事,以弘扬校魂、砥砺后学。
一系列的总结和传承,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赓续红色基因,为书写崤函教育优质发展的崭新篇章贡献力量。
挖掘师德典型 赓续文化传统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新时代对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始终关注师德师风建设,深入挖掘师德典型,致力于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师资队伍,为赓续红色血脉、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筑牢根基。
资深教师刘寄园是老一辈教师中潜心育人的典范,去世前留下遗愿,委托家人将党费交到一百岁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离休教师肖达材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来支援三门峡建设,来到我校担任教师,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三门峡市第九届教育年度人物”称号。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学习两位老同志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平凡中坚守理想信念的忠诚担当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生信条。
学校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每年评选校级师德标兵,推荐市级师德标兵,签订拒绝有偿补课承诺书和师德师风责任书。举行师德主题朗诵比赛和师德征文活动,挖掘身边的优秀教师,培育潜在师德典型,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向师德典型学习的热潮。
聚焦主题教育 创新文化育人
党史学习主题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理想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活动,全体中层干部定期进行“四史”理论学习和研讨交流。校党委书记、校长高超杰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深刻总结与精神启示》为题向全体教师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副校长赵国政以《学百年党史 重细节管理 促全面提升》为题进行“党史学习·思享汇”第一次分享活动。学校邀请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战略部研究员王保庆教授等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并进行党史学习全校动员。学校微信公众号开辟“党史百年天天读”专栏,每天更新党史理论知识。引导全体教师利用学习强国app自学党史理论知识,增强政治素养,提高政治站位。
学校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进课堂、进头脑活动,校领导亲自示范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种下一颗中国心,厚植爱国情怀,提升政治品格。利用升国旗时间,向全体学生进行“学党史、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红色故事汇,制作了《校园小路》《把一切献给党》宣传mv,学习教育更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通过一系列讲座和专题教育活动,学校党史主题教育活动蓬勃开展,“四史”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开展丰富活动 筑牢理想根基
学校聚焦百年红色基因传承发展的主线,充分发挥深厚的校史文化资源,结合时代要求、地域特色和具体实际,举办多场丰富精彩的党史主题教育活动,厚植师生家国情怀,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学校成功举办市直教育系统庆祝建党百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书画作品展,在社会上和教育系统内部引起强烈反响。隆重举办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红心向党·梦想远航”文艺汇演暨2021届毕业典礼,隆重表彰学校复校四十年功勋人物。举行“礼赞建党百年 矢志为党育人”的师德主题朗诵比赛,表达了一高教师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与担当。第27期中学生党校顺利开展,校党委书记高超杰向中学生党校学员做了党史专题讲座。在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的特殊日子举行2021-2022学年线上开学典礼,激励全体学生争做有时代担当的中国好青年。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一高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教育局党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凸显特色、注重实效,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主题,以献礼建党百年、推动特色发展为主线,做到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工作相统筹、与文明创建相统筹,融入课程教学、融入德育实践,推动全校“四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王松涛)